“西太后和荣禄,选秀前早已订婚,故二人有旧情。”
这是末代皇帝溥仪的陪读爱新觉罗·毓鋆评价荣禄的一句话,他多少认为:荣禄一生的荣华富贵,靠的是“关系”,即他和慈禧的旧情。
荣禄命里的“贵人”,的确是慈禧,但他能攀上慈禧这棵大树。慈禧掌权前,荣禄拼尽全力,也只是做到了正四品的候补道。
可慈禧掌权后,荣禄竟在短短数年内,直接飞升到了正二品,相当于省部级正职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后来,他更是成为了管内务府大臣,被授予文华殿大学士。这个职务,相当于如今的国务院总理,可谓“权倾朝野”。
没人能否认:慈禧太后对荣禄的恩宠,足以称得上“异于常人”。而这种“异于常人”的恩宠,也为后世对两人关系的臆想提供了空间。
在影视剧《苍穹之昴》中,慈禧和荣禄既是上下级关系、君臣关系,也是情人关系。影片中,二人自幼青梅竹马,还订过娃娃亲,慈禧被选入宫中之后,二人才被迫分开。成为君臣后,两人曾旧情复燃,期间,慈禧甚至还怀过荣禄的孩子,不得已之下,自行堕胎……
慈禧和荣禄年纪相差极小,慈禧生于1835年11月,荣禄生于1836年4月,两人只相差5个月。关键,这两人的确自小就认识,且一个长相秀丽,另一个潇洒英俊。这样的两人,放在一起,很难让人不产生联想。
然而,将荣禄的飞升归结于依附女人,实是对荣禄的人生太缺乏了解,换句话说:是无知导致了误判。荣禄能“飞升”的背后,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部分原因,荣禄自己曾在临终前写的一封奏折中“间接”讲到过。而这封奏折,也将揭秘两人的真实关系。
荣禄在奏折中,这样提及对慈禧太后的特殊恩宠,他说:
“奴才备位侍从,文宗显皇帝圣躬不豫,渐至弥留,奴才乘间进言于皇太后,发觉郑、怡二王之阴谋。及圣驾宾天,奸王僭称摄政,图谋不轨,皇太后身处危险之中,有非臣下所忍言者。幸上天佑助,皇太后沈几默运,宗社危而复安。”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下:
“我一开始是侍从,咸丰皇帝弥留之际,我发觉了郑、怡二亲王(顾命大臣之二)的阴谋,于是将此事秘密告知了慈禧。咸丰死后,郑、怡二王果然开始冒用摄政王的权力,意图不轨,这时候的慈禧就处于危难之中了,然而此时的一切已经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幸好老天庇佑慈禧,慈禧最终通过暗中运作,终使社稷转危为安。”
荣禄奏折里的这段话,是回顾自己曾“救过”慈禧,即曾帮助慈禧夺权。某种程度上,荣禄是慈禧夺权路上的“功臣”,是因着这个缘故,慈禧才对荣禄恩宠有加。
实际上,慈禧对荣禄很特别的另一方面,也与荣禄的出身有关。
荣禄的出身在一众满清贵族中算不得什么,他虽是正白旗(上三旗)出身,可荣禄的瓜尔佳氏,是出身比较低的瓜尔佳氏的旁系、支系。荣禄祖上入的正白旗,实际也是上三旗的末尾。
然而,出身并不高的荣禄,家里却是满门忠烈,他的祖父曾统帅军队出征,并最终战死沙场,而他的父亲和伯父也双双在与太平军作战时战死了。朝廷对这样的英烈世家是非常看重的,咸丰皇帝也曾明谕优恤,赞誉瓜尔佳氏为“世笃忠贞”。
所以,荣禄的出身在满族贵族看来是“一般”,可在皇家看来,却是非常好的出身。很简单,清朝任人“唯忠”。
荣禄的出身,让他具备了让他得特殊恩宠的基础。
与此同时,荣禄还有善于察言观色的能力。他没事的时候,就去琢磨人性,而一旦把人性琢磨清楚了,他要在官场去拿捏什么就相当容易了。
荣禄最大的本事,是能看懂慈禧的脸色、揣摩透她的心思。而这种“看透”、“摸透”,除了因为他本身深谙人性之道外,还因为他巧妙借助了自己的妻子。他经常让自己的妻子进宫陪慈禧聊天,在这个过程中,妻子收集到的资讯各种,都会被他“借”来揣摩慈禧。
与此同时,荣禄还不惜花大钱,买通慈禧身边的宫人,尤其李莲英。荣禄为了收买李莲英,那可是没少花银子。可见,若当真可以凭“旧情”飞升,荣禄何苦这般麻烦。
真实历史上的荣禄,的确如他自己所言,凭借的是“维护慈禧的地位和权势”的贡献,而得以飞升。
《清史稿·列传二百二十四》中,曾如此记载荣禄的飞升:
“光绪元年,兼步军统领。迁左都御史,擢工部尚书;二十二年,授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二十四年,晋大学士,命为直隶总督;二十六年,赏黄马褂,赐双眼花翎、紫缰,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
而若细究,世人将发现,荣禄每一次飞升,背后都有“维护慈禧的地位和权势”所做的努力。拿同治帝驾崩来说,当时的朝廷,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一直纠结,究竟是采取“兄终弟及”,还是“子承父业”。怎么着,大家都是反对“兄终弟及”。可唯有“兄终弟及”,慈禧才能继续“垂帘听政”啊。
怎么办呢,荣禄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了,他“言于恭亲王,乃请颁诏,俟嗣皇帝有子,承继穆宗”。荣禄在关键时刻的这句话,缓冲了“兄终弟及”的反对声,为光绪皇帝的继位做了根本上的推进。
荣禄显然清楚: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光靠溜须拍马是行不通的,还得靠“做实事”,而在恰当的时候,尤其一些微妙的时候的言行,恰是做“实事”。这个“实事”,像什么都没做,但又是什么都做了。
荣禄被晋升为步军统领、左都御史和工部尚书这等重要官职,就是在做了这桩“实事”之后。而荣禄的其他飞升,也无一例外,都是在为慈禧做了这类“实事”之后。
然而,荣禄的飞升,是基于他“维护慈禧的地位和权势”所做的贡献,他留下的骂名,也多是因为此。
荣禄一生可谓“臭名昭著”,有人甚至将他形象地称为“慈禧太后最忠诚的罪犬”。为了维护慈禧的统治,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人搞戊戌变法,慈禧着急了,荣禄得知光绪在维新派的鼓动下想要除掉他和慈禧,也着急了。于是,他在慈禧的授意下发动戊戌政变,不仅囚禁了光绪帝,还大肆残杀维新派人士。
而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往西安时,荣禄曾作为清政府主要代表,负起了代慈禧向列强求和的使命。期间,其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却选择了奴颜婢膝。李鸿章和庆亲王到了之后,他还授意他们说:
“与列强谈判只要掌握一条原则,只要他们不追究慈禧的责任,不让慈禧归政,一切条件都可答应。”
后来,李鸿章和庆亲王与列强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正是基于荣禄的这一“原则”。《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中国完全沦为了列强控制下的半殖民地,而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自此也成了“洋人的朝廷”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当然包括一辈子以“维护慈禧的地位和权势”为终极目标的荣禄。
可以说,荣禄的飞升,全然没有靠他和慈禧的所谓“旧情”。相反,真实的慈禧是个并不念“旧情”的主,面对一心维护自己地位和权势的“忠犬”荣禄,慈禧会时不时给他“好看”。
比如,根据《清实录·德宗实录》的记载,荣禄曾因为“受任步军统帅,触犯圣(慈禧)怒”,而被闲置长达七年之久。
那么,荣禄当时是怎么触到慈禧的逆鳞,继而被“闲置七年”的呢?史书也有具体记载,如下:
“慈禧皇太后尝欲自选宫监,荣禄奏非祖制,忤旨”。
这段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说:慈禧太后呢,想要自行选择或任命宫监(太监),荣禄知道以后就上奏了,说“太后啊,您这行为有违祖制,就忤旨了。”
慈禧的眼睛里哪里能容得下沙子?就因为荣禄这次忤旨,慈禧一怒之下,就将他闲置了整整七年。慈禧的这个行为,足以说明:她不仅和荣禄没有情人关系,更加不念旧情。
想想,哪个念旧情的,会因为一件可大可小的事,让人受这么大的惩罚,七年啊,整整七年。当真是情人关系,忍心这么干吗?再狠心也做不到啊!
慈禧给荣禄“好看”的种种中,最让荣禄煎熬的是谈对“义和团的看法”的那次。根据《细说清宫十三朝》的记载,荣禄曾就对义和团的看法,对慈禧进行了劝谏,他当时是这么说的:
“中国与各国开战,原非由我启衅,乃是各国自取。遭义和团重创的西什库教堂俯视旧照但围攻使馆,决不可行。若照端王等主张,恐怕宗庙社稷俱罹危险,且即杀死使臣数人,也不能显扬国威,徒费气力,毫无益处。”
这里,荣禄实际是反对慈禧当时支持义和团运动了,他的话说得很明白:“义和团干了啥都,他们不仅重创西什库教堂,还攻打各国使馆,这是万万使不得的。义和团做的这些事,根本不能显扬国威,属于纯粹的费力不讨好,一点用没有。”
慈禧当时是支持义和团运动的,她听了这话自然很不高兴。慈禧一开始支持义和团,乃是因为她痛恨洋人。慈禧对洋人的痛恨由来已久,洋人烧毁了圆明园,也间接扼死了逃避在避暑上庄的咸丰皇帝,即慈禧最爱的丈夫。若没有这一出,大清岂会蒙辱,她慈禧何以会早早变成寡妇?
当年慈禧要废光绪帝,也是各国洋人出来作梗,非要干涉,说什么让她“归政光绪”。洋人真是大胆,简直欺人太甚,她慈禧岂能忍得了。
早已忍不了洋人,欲借义和团之力对付洋人的慈禧,在听了荣禄那番彻底反对义和团的话后,当即训斥荣禄说:
“你要是除这话外,再没有别的好主意,可即退出,不必在此多话”。
慈禧这话说得有点重,意思是:你要是没话说,没主意出,你退出就行,不必在这里“乱说话”。训斥完荣禄之后,慈禧还让荣禄“静候严罚”。意思是:你荣禄,滚回去等着受重罚吧。
任何时候,上司跟你说“等着重罚”,基本等于判死刑了,何况是在“生死于君王”的晚清?荣禄听了慈禧的这番话后,是吓了个半死。之后的荣禄在府中是“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每日都备受煎熬,整整40天啊!
试想,若荣禄当真是慈禧的情人,慈禧对他岂会如此“残忍”?荣禄本人,岂会因为“情人”的一句“静候严罚”而煎熬40天呢?
好在,最终慈禧面对强势的洋人,不得不迫于形势放弃了义和团,若非如此,荣禄极有可能会面临真正的“重罚”。
而慈禧后来,定然也看明白了:荣禄关于义和团的劝谏,当真是为自己考虑啊!经过此事后,又经历西逃时荣禄帮忙收拾烂摊子的种种,慈禧对荣禄的“忠诚”是有了更深切的了解了。
慈禧在荣禄病逝后,曾这样评价他:
“荣禄一生忠诚,庚子乱时,尤为尽力。他死后,哪个还有象他忠诚?”
而这段话,也呼应了荣禄临死前奏折里,对自己得宠的总结:凭借的是“维护慈禧的地位和权势”的贡献(忠诚)。
荣禄死后,谥号“文忠”,而“文忠”顾名思义,强调的是文官对朝廷的忠诚。荣禄还被追赠太傅,入祀贤良祠。
慈禧又破例将未立战功、又非皇室宗支的荣禄之子赏以优等世袭之职。后来,光绪帝死后,慈禧将皇位传给了荣禄的外孙、光绪帝弟弟载沣之子溥仪。到此,慈禧对荣禄的恩泽施及了第三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