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清终于不演家庭剧了。
新开播的《甜蜜》中,她搭档任重,演了一名职场精英。
只是观众可能看惯了他和黄磊的搭档,突然看她和任重演戏,还有点不习惯。

要知道在此之前的《小别离》、《小欢喜》,让她和黄磊成了荧幕上最受欢迎的搭档之一。
两个人在影视剧中演了太多次的夫妻。
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生活中的海清与黄磊,虽然不是夫妻,彼此间的情谊却异常深厚。
对于海清而言,黄磊不仅是一个多次合作的搭档,更是恩师,同样也是亲人。

1
海清原名黄怡,出生于江苏南京市。
她母亲那一脉,是南京著名的望族,姓甘。
甘家大院,是中国最大的私人民宅。
只不过到外婆那一代,家族就已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不过虽说辉煌不在,可家族里的规矩却传下来了。
海清的童年,基本上是被规矩带大的。
据说小时候,就算是坐那休息,只要她一没坐相,母亲的手就会抽过来。
而除了严格的规矩外,海清自小接触、学习舞蹈。

凭借着多年努力的结果,18岁那年,她就已经是江苏省歌舞剧团的正式员工。
一个月的正式工资,再加上赚得一些外快,加起来能有800块。
要知道那还是1995年。
但“丰厚”的工资,并没有束缚住少年的心。
在舞剧团干了一年,她就转身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第三排右起第四个为海清
也是那一年,出生于话剧世家的黄磊,从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后,选择了留校任教。
北电表演系97班,是他带的第一批学生。
当时班里一共26个人,黄海波、温峥嵘都是其中的代表。
20岁的海清,是北影97表演班的一员。
她和黄磊,也是因此相识。

2
只是别看如今的海清,提到恩师黄磊,充满了感激之情。
但最开始的时候,她是看不上黄磊的。
那是大学开学的第一天,海清得知班主任是黄磊时特别失望。
因为考北影,她是朝着老教授去的。

彼时心高气傲的海清,觉得黄磊太年轻了,自己都要出去演戏,哪有时间管学生。
其实那时不只是她有这种想法,温峥嵘也曾说过:
我们是黄磊带的第一批学生,他陪伴着我们长大,所以我们身上有很多其他演员没有的东西。
虽然我们当时对他有些不放心,但事实证明他还是很靠谱的。

也正如温峥嵘所说,初为人师的黄磊,远超出她们的想像。
据说当时大一军训14天,海清一群人在操场上“汗流浃背”。
作为老师的黄磊,每天都要到操场上转悠,查看学生的状态。

后来正式上课之后,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黄磊早上经常督促学生上早课,上完课还拖堂。
他因此有了一个“黄加课”的外号。
可以说对待每一个学生,黄磊都花尽了心思。

尤其是海清,勤奋的她因为表现优秀,是班里的学习委员。
两个人的接触,要比他和其他同学频繁一些。
而作为老师的黄磊,更是设身处地的为海清着想。
其实大一下学期,就有剧组想要找海清拍戏。

不过找到黄磊这时,他直接给推掉了。
他觉得应该此时的海清,应该好好学基本功。
基本功打牢了,将来是不缺演戏机会的。
而且为了让海清全面发展,他还特地花时间每周给她列一个书单,让她照着单子去读书。
也是在他的培养下,年轻时的海清得以全面发展,为之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3
曾经在节目中,谈到在北电学习的四年,海清哭着说:
那年夏天,您(黄磊)刚刚研究生毕业,像个大男孩似的把我们接进了电影学院。
四年后的夏天,您又把我们26个学生平平安安地送出了电影学院。
这一进一出的四年,对于您,对于我们,都是一生的情结。

当时节目播出后,不少人觉得海清太煽情。
可其实不怪海清,毕竟一路走过的日子太难忘了。
而且最让人感动的是,师生间的情谊,还没有因为离开学校而中断。

海清刚毕业那几年,发展其实并不是很顺利。
开同学会时,同学们都会讨论自己最近接了哪些戏,只有海清默默无闻。
一向要强的她很心急,甚至还想过转行,日子过得非常痛苦。
最艰难的时候,是黄磊一直在背后支撑着她。
许多年后,海清都还记得老师给她说的:
现在不快乐是将来快乐的财富,也许痛苦就是生活的本质,谁说生活就是快乐的。

并且黄磊对海清的帮助,不只是“鸡汤式”的鼓励,他还利用自己的影响给她找了不少机会。
海清顺利考入国家话剧院,就是因为黄磊的力推。
她早年默默无闻时,也是黄磊的推荐,才能在《玉观音》中出演女二号钟宁。

让她红透半边天的电视剧《双面胶》。
还是黄磊先看了剧本,对海清说:
胡丽娟非你莫属。
后来在他的“搭线牵桥”下,海清得到了这次机会,最终凭借“胡丽娟”一角一炮而红。

也是从那之后,海清的事业逐渐有了起色。
只是回顾自己的演戏生涯,她曾不止一次地感叹:
感谢黄磊老师,他是我的恩人。

4
最近的几年,因为演了太多深入人心的“荧幕CP”。
不少不知情的网友,还以为两个人生活中也是一对。
可其实生活中的他们,都有各自的家庭。

在谈到两个人的关系时,海清曾这样说过:
我觉得和黄磊老师之间是一种第三类感情,不是师生,不是朋友,而是超越了所有的这些。
在生活中,能够与这样一个人相识,是我莫大的幸运。

全文完
是结束也是开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