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春》知识点归纳
【作者简介】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主要以描写个人、家庭生活和自然景物为主。代表作有《背影》《绿》《春》《荷塘月色》等。
【主题归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了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文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荣的景象,抒写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欣喜、热爱和赞美之情
【段落划分】
①第一部分(1自然段):盼春——总领全文。
②第二部分(2——7自然段):绘春——客观描绘。
③第三部分(8——10自然段):赞春——概括上文,点明中心。
【名词解释】
应和(hè)酝酿 (yùn niàng)捉迷藏(cáng) 薄烟(báo) 水涨(zhǎng)抖擞(sǒu)黄晕(yùn) 嘹亮(liáo) 巢(cháo)知识点考核
1.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2.第1段是“盼春”,句中“盼望着”能否去掉一个?为什么?不能去掉。
两个“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将那种渴盼春天到来的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果去掉一个,就无法表现出这种急切渴望的心情。
3.第2段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第一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的景象。
第二句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分别写山、水、太阳“睡醒”的情态,“朗润”写春山润泽、万物复苏;“涨”写冰雪融化、春水泱泱;“红”写春意融融、阳光明媚,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
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句中,“偷偷地”和“钻”两个词好在哪里?
“偷偷地”和“钻”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的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显得春草调皮、可爱,也流露出作者不经意间发现春草萌发的喜悦之情。
5.形容词“嫩嫩的”“绿绿的”本该放在春草的前面,文中为什么放在句末呢?
放在句末,主要是为了强调小草嫩绿、富有生机的特点,也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6.第3段文字连用了几个动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文段中连用“坐”“躺”“打”“踢”“跑”“捉”六个动词,描绘儿童在草地上嬉戏的情景,准确、生动地描写出春草给人带来的欢乐,也侧面烘托了春草的可爱。
7.“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能否调整一下语句顺序?
不能,因为“红、粉、白”分别是按照由深入浅的颜色安排的,而且要对应上文的桃树、杏树、梨花,所以不能换。
8.“闹”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个“闹”字,不仅表现了蜜蜂飞行“嗡嗡”的声音,而且呈现出一片繁忙热闹的劳动情景,既有声音,又有情态,同时,也从侧面表现出花多、艳、鲜的特点。
9.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春风的,写出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从嗅觉写春风的芳香,从视觉写春风的和悦,从听觉写春风中乐音的悦耳。
10.引用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有什么深刻含义?
写出春天能够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11.文章最后三段运用三个比喻句,写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刚落地的娃娃”表现了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的希望;“花枝招展的小姑娘”状写春天的美,令人喜爱;“健壮的青年”赞美春天有无穷的活力,给人以信心和力量。这三个比喻句从“娃娃”写到“姑娘”再写到“青年”,形象地表现了春天成长的过程,排列有序,不能调换。
12.朗读课文,说说文中描绘的五幅春景图分别美在哪里?
(1)春草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令人见之则精神振奋。
(2)春花图:这是一幅百花争艳的画面,色彩明丽。
(3)春风图:这是一幅轻柔温暖的画面。
(4)春雨图:这是一幅绵长、细密、轻柔的画面。
(5)迎春图:这是一幅令人精神抖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画面。
13.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时的感受。
(1)作者在文中主要表达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惜春之意和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爱春之情。
(2)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我觉得《春》像一幅山水画。我觉得《春》像一阕田园牧歌式的词。
14.韵律美。阅读文章后,你能简要说说文章是如何体现韵律美的吗?
(1)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
(2)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轻地”“软绵绵的”,增添了音乐的美感;
(3)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词,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韵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15.《春》是我们学过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作者把文章写得如此之好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①观察细致,留心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特征。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生动形象。
③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使难写的事物形象突出。
④在平日的学习中,要勤观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练笔、多读书、活运用。
【拓展延伸】
描写“春”的诗句:
①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②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③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乐府《长歌行》)
【课文结构梳理简图】
问题探究
盼春:
1.“盼望着,盼望着”叠用“盼望着”,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作者盼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拟人手法,表达喜春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突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劲,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
绘春:
一、春草图:
1.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春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钻”字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突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激劲。
3.“嫩嫩的 ”写出了小草的质地;绿绿写出了小草的色泽; “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出了小草的长势。
4.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一个“逼”字,写出了在春雨的滋润下,小草特别的青。
5.“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通过人们在草上嬉戏玩耍的情景从侧面衬托了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二、春花图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句话中,一个“闹”字,写出了一派喧嚣沸腾的热闹景象,突出了花多和花香的特点。
静: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动:蜂飞蝶舞
三、春风图
运用多种感官:
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温暖)
视觉:鸟安巢(欢悦)
嗅觉:各种气息(芳香)
听觉:鸟鸣、笛声(悦耳)
四、春雨图
春雨的特点:
1.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春雨多,经常。
2.“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比喻、排比的修辞,突出春雨多、细、密的特点。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突出了春雨的轻盈的特点。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突出了春雨的滋润万物润,绿亮的特点。
5.“春雨图”出写雨之外,还写了叶绿、草青、灯、人和房屋,写出了雨滋润万物,气氛和平安静,表达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6.“春雨图”的写作顺序:
静景——动景;物——人;近——远。
五、迎春图
“迎春图”的写作顺序:
由景及人,描绘了人们喜迎春天的热闹图画。
颂春
1.如何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
引用俗语告诫我们要抓住大好时光,趁早打算,奋发向上,努力工作。
2.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三段?
这三段,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新”“美”“力”的特点,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
3. 最后三段顺序能否颠倒?
最后三段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姑娘”和“青年”,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地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因此顺序不可以颠倒。
(责任编辑:李国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