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个天津人都能唱两句天津快板,这是最能体现天津人豁达、乐观、幽默精神的艺术形式。提起天津快板,不能不说一个人——曾在相声TV《钓鱼》中出演“二儿他爸爸”的刘德印。
刘德印父母都是工人,七八岁时搬到河东郭庄子老地道。那时候老地道有很多小园子,曲艺演出不断,刘德印最爱看快板书。有时家长给五分早点钱,拿块饽饽喝老豆腐,刘德印不舍得喝,存一个礼拜,自己跑到园子门口蹲着,听里面一报“快板书”,不管谁演,他就进去看,园子里计时收费,为了省钱,快板书唱完了,他就赶紧出来。看完回家,基本上半段就记下来了。
学校组织学生到竹藤厂劳动,厂里全是竹子,刘德印自己做一副板,回家就在门口练。1965年,初中还没念完的刘德印顶替老娘,到天津针织厂上班。针织厂在河东十三经路,当时是亚洲最大的针织厂,有五六千人,刘德印当辅助工,月收入三十三块八毛。别看少,其实当时八块钱就够一个人过一个月的。
进厂后,刘德印开始参加职工俱乐部的活动,工会隔几个月搞一次职工汇演,他跟着一块演出,常演李润杰的快板书《劫刑车》。他特别崇拜李润杰,打听到李老师家住在总医院后身儿,就去登门拜访。那天李老师正在家蒸饽饽,手上沾着棒子面,开门出来见到刘德印并不认识,但听他一提快板书,就特别热情地把他拉到屋里。
刘德印喜欢自己写段子,除了快板,也写相声。那时候有个电影叫《创业》,他写了段相声《创新业》。天津市组织相声大会,他和厂里一个同事,作为工人演员表演这段相声。同台的有魏文亮、孟祥光、刘文亨、班德贵、寇庚儒这些专业演员。1978年,《天津演唱》杂志发表了《创新业》这个作品。
天津电台搞全市新相声小段大赛,刘德印写了《二斤桔子》《家庭药房》两个小段,在红桥区一个大剧场演出,电台录音播放。《家庭药房》讽刺了一种现象,那时候有人不自觉,钻公费医疗的空子,给孩子解馋吃山楂丸,裤子破了从里面贴上伤湿祛痛膏,用伤湿祛痛膏包凉席边儿,苏合丸能换煤气炉条……。年底《天津演唱》杂志交流评选,《家庭药房》得了三等奖。
70年代末,有一次刘德印在单位图书馆翻看小人儿书《三打白骨精》,灵机一动,据此写了一段天津快板《三打白骨精》。“竹板儿这么一打,点儿是真够清,说一段儿孙悟空他三打白骨精。唐僧猪八戒,孙猴儿沙和尚,师徒四人西天去取经。他们走到深山里,肚子饿得慌,没出息的猪八戒在后边儿直嘟哝:唉我说猴儿哥哎,你歇会儿行不行,我一天任嘛也没吃肚子空又空,你一气儿再走这么远,简直要我命了都。话音刚落地,就见迷雾腾腾,还有一朵黑云彩飘在正当空,悟空一见说不好,山里有妖精……”写完之后在单位演,一演火极了。
自那时起,刘德印对天津快板着了迷,写了好多,有一段《大杂院的变化》也非常精彩:“……尤其下水道,上面顶满罐儿了,要到了夏景天,那苍蝇算过年儿啦,吃的喝的应有尽有甭花一分钱儿就像进了大饭馆儿,什么薄泥汤子西瓜皮呀枣核烂梨片,是冬瓜瓤子臭火柿子烙饼噶干饭渣还外带馒头块,呵!乱七八糟哎就塞满了地沟眼儿。周围这环境,你想想嘛模样吧,特别那个味儿,能呛您一溜烟儿,没两下子进这院,您得把鼻子眼儿塞俩瓶子塞儿……”
八九十年代,小品盛行,刘德印和在《杨光的快乐生活》第一部中演老姑的胡可瑜,是天津当时最火的小品演员,经常上电视。刘德印第一次演小品,演的是赵连甲的作品,后来他也开始自己创作小品,带着女儿刘渤君一起演,直到女儿14岁去部队当文艺兵。
天津电视台拍高英培、范振钰《钓鱼》的相声TV,“二儿他爸爸”这个角色找了几个演员都不合适,编导给刘德印打电话,去了之后一拍即合。刘德印和高英培在外形、声音、感觉上都比较近似,高英培表演时说话不是一个字一个字说得特别完整,拍相声TV,那个劲儿必须得对上,口型和词都得对得特别严实了。拍摄用了两天,剧情中的小院在红桥区,演姥姥的是红桥区工人俱乐部的张碧瑶,二儿他妈妈是胡珂瑜,演鱼贩的许敬义后来演了很多影视剧,包括《大话西游》,可惜在2017年去世了。相声TV《钓鱼》确实成功,在全国评选拿了一等奖。
1992年,刘德印从工厂借调到河东文化馆,成为文化干部,他搞群众文化特别卖力气,每年都出新作品,每年都有亮点,还能为馆里创收。有人劝他去茶馆说相声,他没把做演员当成自己的追求,但他也一直没离开表演,出版了《刘德印天津快板选》,在十三届全运会时,用天津快板形式做了宣传片,播出后产生很大影响。他还是天津话方言发音的代言人之一,声音录入了天津档案馆,永久保存下去。(文:何玉新)
发表评论
2024-06-10 17:13:32回复
2024-06-10 17:14:49回复
2024-06-10 17:18:09回复
2024-06-10 17:23:4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