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商蕴青
图片来源 | 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
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上的花艺表演是万花丛中一个精灵般的存在,巨大的舞台上不断上演着一波波精彩的艺术创作。“花+X 艺犹未尽”是本次花艺表演的主题,主办方力邀了诸多重量级花艺师现场表演。其中,最让花艺爱好者们念念不忘的就来德国的花艺“架构之父”葛雷欧·洛许、中国台湾台北花苑主理人林惠理和韩国杯花艺大赛冠军吴勉。
▲葛雷欧·洛许的出场总是让人眼前一亮
葛雷欧·洛许非常熟悉中国,也是最为中国花艺爱好者了解喜爱的国际大师之一,这次走进国际花展做表演,他也有许多感受。作为1983年,第一位在德国IPM花展上做表演的花艺师,葛雷欧对展会表演感觉非常熟悉和亲切。对比当年,时代已经有很大变化,当时没有网络,没有普及手机,人们更习惯面对面交流,亲临现场学习,来展会上寻找信息和机会。现在人们有着更多渠道了解信息,但在本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上,他还是看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人们汇聚于此,交流、学习,氛围非常好。他认为,人与人交流,见面是必需的,参加展会,促销产品是一方面,聚集相见也是非常重要的收获。这次展会上,他非常切实地感受到人们求知的渴望。
此次,葛雷欧带来的作品很多打破了他已被人们熟悉了的风格,他在花艺创作中不尚雕琢,力求保持花材最自然生动的姿态。即使是一段枯枝、一节残竹、甚至是几片干枯的树叶,都可以在葛雷欧的作品中化腐朽为神奇,展现它们被人们忽略的美丽。在现场表演中,他强调了插花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花材搭配,更是一门融合色彩、线条,甚至历史文化的综合艺术。要想让作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现出张力非常重要,而这种张力不仅体现在水平拉伸的比例和上升的比例上,更要通过色彩的深浅、明暗度的变化和远近的视觉效果来实现。除了插花技巧,葛雷欧老师还详细分享了架构设计的流程。从最初的手绘图到材料的精选和搭配,再到设计的最终落地,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他对艺术结构的深刻理解和探索。
对于台下的新生代设计师观众,作为大师级的花艺前辈,葛雷欧给出了他自己的建议,他认为一个花艺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追求创新的心,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改变的最好例子。我们做花艺创作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如果他今天不是声名远播的大师,而是一个新入门的年轻设计师,他来到舞台前,看着这里的花艺表演,会首先吸收学习,不怕先从模仿开始,这是必经的第一步。接下来,他会关注技巧、色彩、立意,而更重要的修炼则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传统文化的东西,不同的东西。因为只有有了这些,他的作品才不是葛雷欧的,林惠理的,是自己的。
中国台湾花艺大师、台北花苑主理人林惠理。她的作品常常将自然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运用鲜花和植物的原始美感,通过现代的构图和布局,创造出既典雅又富有现代感的花艺作品。无论是在花材的选择还是在插花的构图上,都显示出对色彩、形状和质感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每一个作品都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
在这次花展表演的作品中,林惠理带来了几个使用异形大玻璃器皿的作品,她说,使用玻璃花器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使用玻璃,就是不再让器皿在作品中“隐身”,要让它自带的色彩、光泽、美感被观赏者感受到。而玻璃是透明的,观众可以对作品枝干的处理手法、固定的技巧都看得很清楚,设计师要让作品每个角落都被考虑到,这也是她此次对自己提出的一个新的挑战。
林惠理还特别介绍了一个使用了大量食虫草做主材的作品,拿到食虫草后,她去掉了原设计中其他枝叶的部分,大量使用,突出强调了食虫草独有的色彩和美,也体现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动植物间相生相辅的关系,整个作品格外有趣味性。由于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林惠理习惯在表演中,穿插解释了一些技法、搭配技巧、设计灵感和理念等,让在场学习的观众,受益颇多。
韩国花卉设计技能大赛(也称韩国杯)冠军、吴勉花艺艺术学校创始人吴勉,已多次来中国教学表演,此次他带来的6组花艺作品体现了“梦”的主题。吴勉说,他转入花艺设计行业是希望做一个美丽的“花艺之梦”,因为花艺真的是非常美妙、神奇的事业。而他的花艺之梦是暗红色、紫色的,色彩全部来自大自然,充满着神秘感。
此次表演吴勉用作品描述出阳光普照之下,植物自然生长,时光荏苒而过的感觉,用极富诗歌的情怀和音乐的律动表达出花境中的光影与斑斓的颜色。6组作品在理念、材料利用和技法上都在传统欧式花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以竹子为主要材料,表现出竹的多样性,如以不断重复的圆圈和流畅的线条搭配为主结构,表现东方的线条之美,强调透视效果和轻盈感,让观众欣赏作品时感到舒适的作品创意。吴勉最喜欢的是表演中最后一个作品,红色的花器,直立式的设计,表达着火热大地上勃勃的生机,麦穗向上生长,花朵穿过枝干开放,隐约中,绿叶或飞扬或沉稳地表达着作品的故事感。吴勉说,对于设计师来说,作品能与观众共鸣是最重要的事,艺术不需要高高在上,能启发出每个人心中的感动才是最成功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