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提高高山物种的发芽率,国际上也没有多么高超的黑科技,实际操作方法只有【自然】与【人工】两种。首先播种前用赤霉素、芸苔素等活力药剂浸泡24小时(干燥种子冷藏或冷冻对发芽没有帮助),接着按当下环境条件:【一】每年9月下旬播种至翌年2~3月萌发,容器置于露天散光环境,冬季潮湿、霜冻环境有助于种子打破休眠,等温度回升后便会萌芽;【二】将高温杀菌后的植材喷少许水裹上种子封入自封袋并置于冷藏室1~3个月(注意不是冷冻室),冰箱温度设置在1~5°C,多数物种在冰箱中就能萌芽,个别需要气温回暖后萌芽的物种需要冷藏后取出(秋天冷藏,早春取出)。(感谢llthlhwwdz22的素材)
尽人事,但两者的成功率皆建立在种子没有失活这一要素上(这绝对是玄学)!!!种子会因为保存时出现过高温度波动而快速失活或深度休眠(这和生境环境有关系),其实多数高山、岩生物种的种子都短命(不能跟常温保存1~2年都没问题的常见花卉、农作物种子同日而语),通常1~3月已经是极限了,虽说特殊情况会出现深度休眠,要一年或者几年发芽这种侥幸一般是没耐心等的,结籽后立即播发芽率最高这个确实是真理(后熟期除外),没有机会播一定要干燥冷藏,这可以相对延长种子寿命,时间过长也会发芽率日趋低下。
高山物种的播种自然春化会无限延长人工春化的时间(自然春化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通常一年能做定论),下面以最高效的人工冷藏为例:高山种子在浸种冷藏的(干燥种子冷藏或冷冻对发芽没有帮助)①【5~7日:部分强健或采摘保存时间短的物种开始萌发】;②【20~30日:多数物种会在此时萌发】;③【30~50日:进入疑难杂症萌发阶段,包含物种自身特性、采摘保存时间长以及保存不当的三种情况】;④【60~90日:究极疑难杂症萌发阶段,只与物种自身特性有关,前两阶段无法萌芽的种子与采摘保存时间长以及保存不当的种子会从鲜活状态一点点颜色变暗直至腐烂】;⑤【90~180日:头撞南墙阶段,人工冷藏很高效,到这基本是无一幸存,拿出冷藏室一段时间再存进去来回反复其实有点自我安慰,高山种子发芽越晚只代表这批种子整体活性很差,幼苗即使侥幸存活后期长势也不怎么样,实验几十次无一例外很是揪心】。
种子萌发后需及时移植到花盆,在主茎出土阶段接受3~7日自然光或补光灯照射无法出现叶绿素或子叶生长缓慢的情况基本就是白化苗或弱小个体(白化苗由于根系不会有进一步生长很快就会僵苗)。部分白化苗会在入土后直接腐烂,也会在出土生长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其特征是乳白色或可以直接分辨的纯透明,前者与未见光健康幼苗的颜色相同,故需接受光线照射一段时间后才能发现(难得发芽一个还是废品的糟糕心情)。长真叶阶段也非一帆风顺,一些物种在这阶段会出现无叶绿素的真叶,或许你觉得下一片就会健康,然而经过几个月的耐心等待,博主还是确认了它们只是白化苗的残酷现实,白化苗虽然子叶很健康但在长了一片又一片的白化叶后便会衰竭而亡。真叶发展到具有物种特征的成熟叶后,幸存下来个体间的强弱差异就出现了,弱小个体勉强走到这一步,但长势越来越弱直至死亡,而强健的个体则会突飞猛进,总而言之高山播种真正健康的成功率极其低下。
或许你会发现,很多高山物种的幼苗在萌发后短短几日内主茎会暴涨到相当高度,后期光照不足主茎还会更长。其实这与高山环境有关系,物种无法确定种子是否掉入某个石缝或者光照不足的角落,所以预先设定了相当长度,野外自然是无所谓,但人工后观赏性就大打折扣了,株型一旦稳定后期是很难扭转的。而你所能做的就是无论喜阳、喜阴的物种幼苗都要强光照控制株型,不让主茎随意倒伏把株型弄得太难看(添加石子铺面可以撑住主茎,但不可以添加的过早,它们会以为自己还在石缝中,主茎会再次暴涨),直到幼苗长出成熟叶定型后可按物种需求适当降低光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