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又到了疏调学派的科普小课堂——神农识药的时间啦,今天是《发散风热药》系列的第十一期。我们就从发散风热药的第十一味药五色梅继续给大家介绍了。

五色梅味苦、微甘,性凉,有毒。归肺、肝、肾经。



《广西中药志》记载:

五色梅,亦名臭冷风、五色花、五雷箭、穿墙风。其味苦,性寒。退热,杀虫止痒,消疮疡。五色花叶一两,山芝麻五钱。水煎,日分二次服,可治感冒风热。


《中华本草》记载

五色梅,别名,龙船花、山大丹、大红乡球、珊瑚球、臭金凤、如意花、土红花、杀虫花、臭牡丹、毛神花、臭冷风、天兰草、臭草、五色花、五雷箭、穿墙风、野眼菜、五彩花、红花刺。其味苦,微甘,性凉,有毒。可清热、止血。主肺痨咯血、腹痛吐泻、湿疹、阴痒


内服:煎汤(5-10g);研末(3-5g)。

外用:适量,捣敷。


其他各家论述

①《岭南采药录》:五色梅,可洗湿毒疥癞。


②《南宁市药物志》:五色梅叶,治疥癜毒疮,跌打止血。五色梅花,可止血。


③《广东中药》:五色梅,祛风止痒,消肿止痛,散毒,敷大肠疡痈。


④《广西中草药》:五色梅,全草可退热,杀虫止痒,消疮疡。


⑤《福建中草药》:五色梅,孕妇忌服。


五色梅



五色梅又名马缨丹、臭草、七姐妹,是马鞭草科马缨丹属植物,以根或全株入药。在我国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省份及世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五色梅性味苦寒,具有泻火解毒、消肿、祛风止痒、活血止血等功效。民间亦有用五色梅治疗感冒高热、筋伤、皮炎、湿疹痉痒、腹痛吐泻、肺结核咯血等症。五色梅有毒,人服用过量会出现流涎、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眼及鼻腔分泌物增加,对光敏感,步态不稳,有时可出现发热、多汗、黄疸等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刻停药,并送医院救治。其主要富含黄酮类、烯类、萜类、鞣质、树脂、还原糖以及生物碱等化合物。


五色梅具体运用小提示:


1、五色梅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活性,以齐墩果酸和熊果酸为例,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白细胞弹性蛋白酶有关)


2、五色梅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其中的呋喃萘醌、毛蕊花苷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病毒活性)


3、五色梅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中的三萜类物质具有一定的镇痛活性)


4、五色梅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其中的马缨丹烯A、马缨丹烯B以及其叶片中的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5、五色梅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的毛蕊花苷是其已知的活性成分之一)


6、五色梅具有一定的抗凝血作用。(其中的5,5-trans-lactone对α-凝血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特别注意:五色梅的毒性主要表现在消化系统,具有肝毒性。孕妇忌服。

五色梅图示



在我国,凡良药大多都有一些传说故事,五色梅自然也不例外,今天小师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知道的故事吧。


五色梅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外来入侵植物。它的祖籍远在拉丁美洲,是一种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灌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眼里,它是全球生态的公敌,位列全球百大入侵物种之一,是我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一员。


据记载,1645年,五色梅被荷兰人带到台湾。这是它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多年以来,它就一直凭着园艺花卉的身份持有进入中国的合法通行证,并在南方地区广泛栽培。


五色梅花虽小,但却一小簇一小簇地盛放着,五彩缤纷,犹如绿海里的灯火齐亮,浓艳耀眼;又如散落的小星星,熠熠生辉。细细驻足欣赏,让人陶醉不已。被誉为拥有天使面孔的五色梅,花朵美艳绝伦。如今凭着一张漂亮脸蛋,五色梅成了园林景观的常客,被用于园林造景。由于它的美丽,人们似乎逐渐忘记了它“入侵者”的身份。


后来相传,在闽南地区有人误食了五色梅果,然后就疯言疯语,甚至开始撕扯自己的衣服,完全失去理智。后来用五色梅花熬制成汤药喝下,方才解了毒。从那以后,五色梅在闽南就被叫做疯人花了。


五色梅



那么,今天的神农识药就到这了,希望大家喜欢,有任何问题或意见可以在后台留言,我们每一条留言都会看的哟~下期节目再见。


参考文献:

[1]庞帼敏,戴卫波.五色梅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8,41(07):1763-1766.

[2]张富强,钟丽.五色梅的古今论述[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3):27-28.

[3]王金妮,黄祖良,韦贤.五色梅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5,43(04):19-21.

[4]洪雪姣,赵淑娟,王漪檬,陈博雅,张令春.五色梅总黄酮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15):2299-2301.

[5]李可文.五色梅临床应用举隅[J].湖南中医杂志,1996(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