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果类:

构树果

甜,但粘手粘喉咙,有时吃点,吃时注意不要吃到它的芯子。

罗汉松果

果实长得有点怪,有头有身子,小时候看像一个胖娃娃,现在看分明就是一个罗汉嘛,要不然怎么叫罗汉松呢?红的和乌红的果实都可食,甜味。

金樱子

别名:糖罐子、刺榆子、刺梨子、山石榴、山鸡头子,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果实酸、甘、涩,性平。

枳椇子

别名:拐枣、鸡爪树,鸡脚爪、万字果、万寿果等。我国大部份省份区均有零星分布,花期5-6月,果期9-10月,性平,味甘。可生食、解酒、熬制果糖、饴膏、制饮料、酿酒、制醋、制成果脯。

八月瓜

别名八月炸、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土香蕉等。

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花期4-5月,果期6-10月,性微寒,味香甘,可生食、做汤、制作蜜饯等。

薜荔

别名:凉粉子,木莲,凉粉果。味酸、性凉,果实可用来制作凉粉。

胡颓子

别名:半春子、甜棒槌、雀儿酥、羊奶子,羊母果。

原产中国,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属胡颓子科常绿灌木,果熟时味甜可食。

毛冬瓜

别名:猕猴桃、毛桃、藤梨、白毛桃、毛梨、毛梨子、猕猴梨、桃、羊桃、几维果。

毛梨儿(野生猕猴桃)

摘回家后用锯末覆盖“烘”一段时间变软后可食。小时候摘回来,每天没事就去捏捏变软了没有,捏住一个软的就赶紧拿出来解馋。

野葡萄

别名:山菩提、蛇白蔹、见毒消、山葡萄、接骨藤。

多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结黑色球形小浆果,性平、味甘,可生食、蜜饯、酿酒等。

野荔枝

别名:山荔枝,生于海拔340-1400m的混交林中。6-7月采摘开放之花朵,干燥;叶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野板栗

别名栗子、毛栗,又名栗、中国板栗。

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培,跟榛子很相似。

榛子

别名:山板栗、尖栗、棰子等。分布于东北、华东、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

果实形似栗子,外壳坚硬,果仁肥白而圆,有香气,含油脂量很大,吃起来特别香美,余味绵绵,有“坚果之王”的称呼。

苦槠(zhū)

苦槠子属一种天然林木苦槠的野果,可做成苦槠豆腐食用,但苦涩味较重。小时候放学时在树下寻找,高处用石头打落,也不知打破多少人家房瓦。

青冈栎

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

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生于杯状壳斗中,十月成熟,可制豆腐或酿酒。

橡子

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栗,有的地区叫做橡碗子。

橡子主要产于我国的鄂东山区。 橡子淀粉含量达百分之六十左右,是人类早期最主要的食物之一,可制成橡子面、橡子凉粉。

橡子凉粉

桐油子

味甘辛,性寒。桐油是一种优良的带干性植物油,具有干燥快、比重轻、光泽度好,等特性,用途广泛。

年幼时常将桐油子放入火中烤熟,奇香无比,食之头晕呕吐。

杜梨

别名:棠梨、海棠梨、野梨子、土梨、豆梨、小涩梨、糖喱子、鸟梨等,多分布于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东北南部。

性寒,味甘酸涩,可生食、熟食、泡酒、酿酒等。

荚蒾

别名:酸汤杆、苦柴子,果实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皆可。果涩、微苦。

山丁子

别名:山丁子、山定子、林荆子;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近球形,红色或黄色,味酸而涩。

火棘

别名:火把果、赤阳子、红子、豆金娘、水搓子、木瓜子。

火棘果实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矿质元素,可鲜食,也可加工成各种饮料。

野山楂

别名:山楂子、山楂、红果子、小叶山楂、南山楂、牧虎梨、浮萍果、大红子。

野山楂个小,没什么果肉。

南烛

别名:乌饭树、西烛叶、乌米饭、米饭树、乌饭子。

多分布于中国南部各省,以华东、华南地区。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丛中,为常绿灌木。性平,味酸甘,果实可生食、制作饮料、香料、酿酒。

成熟果实甘甜,常常吃的满嘴发黑,酸酸甜甜的滋味,那感觉至今回味,无法忘怀。

赤楠果

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

浆果卵圆形,径6-10mm,成熟时紫黑色,顶端冠以宿存萼檐;内有种子1颗。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桃金娘

别名:岗稔、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乌肚子等。

中国南部各省,两广地区极为常见。

性平,味甘,可生食、制作饮料、酿酒,果实半生熟的时候不能多吃,否则会消化不良。

缫丝花

别名:刺梨、茨梨、文先果、送春归、团糖二、木梨子等。我国华南、西南地区,贵州、云南分布较多。

性凉,味甘酸微涩,可生食、果汁、果酱、果酒、果脯、糖果、糕点等。

菝葜[bá qiā]

别名:金刚刺、金刚藤、乌鱼刺、铁菱角、马加勒、筋骨柱子、红灯果、金刚根、金刚骨、山梨儿。

春季常见,嫩芽可吃,嫩滑微涩。菝葜的果实,味涩微甜,不太入口,夏秋有。

赖葡萄

别名:金铃子,和苦瓜同属于葫芦科、苦瓜属植物,但不同种,籽裹着的外皮鲜红且比较甜。

悬钩子

别名:山莓、覆盆子、三月泡、四月泡、梦子、山抛子、树莓、泡儿刺等,广泛分布在我国除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

性温,味甘酸,可生食、熟食、制饮料、酿酒。

勾儿茶

别名:牛脔子、铁包金、乌梢蛇。

蕉芋

别名:澳洲昙华、芭蕉芋、食用美人蕉、食用莲蕉、食用昙华、粉芋、葛芋、旱芋、藕芋、姜芋、旱藕、蕉藕。

开花时摘下来,可以吸到里面的花蜜,甜甜的,就像甘露一样!

毛桃

果实球形,先端圆钝或微尖,稍黄色,密被短柔毛;果肉薄,干燥,离核性;花期3-4月,果期8月。

冷饭团

别名:大钻、黑老虎、过山龙藤、紫根藤、十八症。

聚合果近球形,直径6~10厘米,熟时红色或黑紫色。

五味子

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华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蛇莓

别名:蛇泡草、龙吐珠、三爪风、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鸡冠果。

小时候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说千万不要去摘“蛇莓”吃,说这种野果子是毒蛇爱吃的食物,是有毒的不能吃。

余甘子

别名:滇橄榄、橄榄(云南、四川)、庵摩勒、余甘果、余柑子、牛甘、油甘、油甘果。

其果鲜食酸甜酥脆而微涩,回味甘甜,故名余甘。

灯笼果

别名:秘鲁苦蘵、小果酸浆。

果未成熟时味极酸,成熟后呈黄绿色,完全成熟后呈紫红色。长在一种小矮植物上,摘时得选外面那个皮是黄或暗色的,那就熟了,否则不好吃。

地瓜藤  

别名:地石榴、地枇杷、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等,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等西南及华南地区。性寒,味微甘,可生食。

算盘子

别名:算盘珠、野南瓜、果盒仔、金骨风、山金瓜、臭山橘、馒头果。

地稔

别名:铺地锦、地红花、地石榴、野落茄、地兰子、紫茄子、地脚茶等;

分布在中国南部各省,海南除外,性平,味甘,可生食、酿酒。

盐肤木

别名:五倍子树、山梧桐、黄瓤树、欺树、盐霜柏、盐酸木、敷烟树、蒲连盐、老公担盐、五倍子树。

这种果子吃的人可能很少,咸咸的,小时候把嫩叶采来喂猪。跟槭树有点相像,槭树对有些人特别敏感。

野菜类:

映山红

别名:杜鹃、红杜鹃、满山红、清明花、清时花、山归来、山石榴。

花可吃,味酸酸的甜甜的。

甜杆

别名:暹罗米、玉蜀、玉茭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等。

没有甘蔗,甜杆就是替代品。

酸杆子

学名:暂不详(当地称:酸甜杆子);味:酸,甘甜,汁多。

野生生长,家养者其酸甜味不如野生者,每于七月中上旬成熟,成熟后开棕红色小花,成熟后杆较硬,直接食用,味酸。

油茶花

别名茶子木花,油茶树开花季节拿着吸管在花中吸蜜,比蜂蜜甜多了,环保又营养。

茶耳

又称茶挂,茶挂顾名思义是长在油茶树上的一种叶子。

茶耳应该是茶树叶的变态体,色白(有的微红)形状像油茶树叶,但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一般以树腰上的新枝为多。

茶泡

茶泡,是油茶树果实的一种变态体。

色白,有的微红,有包膜,形状像不规则的桃子,可以食之,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菱角

别名:芰、水菱、风菱、乌菱、菱角、水栗、菱实、芰实、菱实。

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食用,亦熬粥食。味甘、性平。

酢[cù]浆草

别名:酸浆草、酸酸草、斑鸠酸、三叶酸、盐酸仔草、酸箕、三叶酸草、酸母草、鸠酸草、小酸茅,雀林草。

茅草根

别名:白茅根 、茅根、兰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白花茅根等。

田边较多,咀嚼甘甜。

豆腐柴

别名:土常山、臭娘子、臭常山、凉粉叶、铁箍散、六月冻、臭黄荆、观音柴。

叶可制豆腐,俗称豆腐柴,青气味较重。

仙草

别名:仙人草、凉粉草。凉粉是南方夏季消暑解渴的最佳绿色饮品,一直被人们所喜爱。

仙草冻


葛仙米

别名:地软、地木耳、地耳。雨后采收,洗净,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可食,味淡性寒。

野香菇

别名:花蕈、香信、椎茸、冬菰、厚菇、花菇。

香菇是在民间素有“山珍”之称。它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植物皇后”美誉。

野木耳

别名:黑木耳、光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单生或群生,目前人工培植以椴木的和袋料的为主。

松树菌

别名:松毛菌、铆钉菇、琼毛菇。

菌肉白色后期带粉色,味温和,中部肉厚。菌褶稀,延生,稍厚,稍宽,靠近柄处有分叉,污白色至灰褐或褐色。

夏秋季在针叶树等混交林地上群生或散生。

青蒿

别名:青蓬、艾蒿、草蓬、艾蓬、野艾 。清明时节以嫩叶做米果。

鼠曲草

别名:佛耳草、追骨风、绒毛草。鼠耳、无心草、鼠耳草、香茅、蚍蜉酒草、黄花白艾、茸母、黄蒿、米曲、毛耳朵、水菊、绵絮头草。清明时节可做果吃。

苎麻

别名:家苎麻、野麻、白麻、园麻、青麻。性味:性寒,味甘。麻叶可用来做果吃。

茭白

别名:出隧、绿节、菰菜、茭首、菰首、菰笋、菰蒋子、菰手、茭笋、茭粑、茭瓜、茭耳菜等。

小竹笋

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上山挖笋,是一件乐事~

毛竹笋

纯天然绿色食品。制作出的菜肴风味独特,烟笋烧肉、烟笋烧鸭、油焖烟笋、烟笋火锅等菜深受广大食客朋友的喜爱和青睐。

冬笋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未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

冬笋既可以生炒,又可炖汤,其味鲜美爽脆。食用时最好先用清水煮滚,放到冷水泡浸半天,可去掉苦涩味,味道更佳。

萱草

别名:“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

其叶形为扁平状的长线型,与地下茎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

野栀子花

别名:木丹、鲜支、卮子、越桃、水横枝、支子花、山栀花、碗栀等。

木槿花

别名:里梅花、朝开暮落花、篱障花、喇叭花、白玉花、猪油花、打碗花、灯盏花、白饭花。

木槿花味甘性凉,小时候奶奶常摘来做麦饭~

野百合

别名:强瞿、番韭、山丹、倒仙;

百合的主要应用价值在于观赏,其球根含丰富淀粉质,部分品种可作为蔬菜食用。

桃树油

别名:桃胶,桃树干上流出的树脂。夏秋采收,晒干。味苦性平。

其广泛的应用于民间偏方,炖汤做菜,都是一绝!

老虎豆

学名不详,只记得小时候在食用时多用水漂洗多时。

树豆

别名:木豆、柳豆、埔姜豆、番仔豆

分为白树豆及花螺树豆两大品系,但亦有赤褐色及黑色种子之变异种产生。

野苋菜

别名:野苋、光苋菜、细苋、白苋 。采集嫩茎叶入沸水锅焯后,捞出清水洗净,可制成多种菜。

蕨菜

别名:拳头菜、猫爪、龙头菜。我国各地普遍生长,长江以北较多。

喜生于浅山区向阳地块,多分布于稀疏针阔混交林。 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嫩茎炒、烧、煨、焖都可以。亦可晒干、腌渍。

紫萁(不是蕨菜)

别名:薇菜、紫蕨、紫萁贯众,北起山东(崂山),南达两广,东自海边,西迄云、贵、川西,向北至秦岭南坡。也广泛分布于日本、朝鲜、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地)。

嫩茎叶水焯后可拌、炒、蒸、做汤、做馅。亦可晒干、腌渍。

蕺(jí )菜

别名:鱼腥草、臭菜,我国主要分布于陕西、甘肃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多生长于田埂、水沟等阴湿处。

夏、秋季采摘嫩茎叶,开水焯水焯后清水漂洗炒食或做汤,也可凉拌。冬、春季可挖嫩根茎洗净腌食。

苦苣菜

别名:苦菜、滇苦菜、田苦卖菜、尖叶苦菜;生于山坡路边荒野处;中国普遍有分布。

多用作饲料,为饲养幼鹅的好青饲料,也有栽培作蔬菜,叶有苦味,人多不喜食。

马兰头

别名:马兰、马莱、马郎头、红梗菜、鸡儿菜、路边菊、田边菊、鸡儿肠(南方民间)、泥鳅串(四川)、狗节儿(四川德阳绵阳地区)等。

马齿苋

别名:马苋,五行草,长命菜,五方草,瓜子菜,麻绳菜,马齿菜,马生菜。

一年生草本,全株无毛。茎平卧或斜倚,伏地铺散,多分枝,圆柱形,长10-15厘米淡绿色或带暗红色。

荠菜

别名:地菜、荠、靡草、花花菜、护生草、羊菜、鸡心菜、百花头。

野葱

别名:沙葱、麦葱、山葱;

茎细而大,吃起来很香,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长。生长在沙地的叫沙葱;生长在水泽里的叫水葱。野葱开白花,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

香椿

别名:山椿、虎目树、虎眼、大眼桐、椿花、香椿头、香椿芽。

芋荷

即芋艿。因其叶似荷,故名。老一辈穷苦人餐桌上常见。

野薄荷

别名:夜息香、南薄荷(山东),水薄荷(云南),鱼香菜(四川)、狗肉香(贵州)、水益母、接骨草(云南昆明),土薄荷,仁丹草,野仁丹草、见肿消(江苏)。

小时候摘叶子,用来泡水喝。

茨菰

广布全球,多年生,草本,生长于浅湖、池塘和溪流。叶似箭头,有肉质球茎,可食。

许多小时候或是图新鲜、或是真的条件差去吃的野果子、野菜,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吃了。

看到这些野果、野菜,你是否也追忆起一些儿时的画面呢?那时你吃过哪些野果、野菜,也欢迎补充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