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戴建业教授在采访中表示:我们在诗歌学习上有些误入歧途。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学生,都很容易把诗歌学习当成知识积累。但在戴教授看来,读诗学诗是为了培养想象力,让情感变得丰富,让审美变得敏锐,而非累积知识。

文学教授称把诗歌当知识学习是误入歧途,穿汉服读诗没有必要

关于这点,小编也颇为认同,最常见的一个现象就是让孩子背诵大量诗歌,但不求其解。不过这点也不能全怪家长或老师,毕竟有不少孩子学习诗歌就是为了应付语文考试。戴教授觉得,现今很多诗歌考试也很有问题,出题人设置了标准答案,让孩子们无法灵活地理解诗歌。

其实有不少作家都分享过一种情况,就是他们在做根据自己文章编写成的阅读理解时往往选不中正确答案。不得不说,这种考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出题人信奉“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为什么不允许孩子们有自己的理解呢?如果出题人觉得答案只有一个,那又凭什么以他为标准呢?

另外,戴教授还提到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些让孩子们穿着汉服读诗的国学活动,他觉得这根本没必要,完全可以以现代人的人格来欣赏古诗词的美。

诗歌本是美、情感、心灵的体现,而现今的诗歌学习却总是喜欢探究作者表达了什么含义,这是舍本逐末,缺乏了美育教育的语文学习只会让学生的写作变得缺乏想象力及自然而然的美感。

学会欣赏古诗词比背诵它们更为重要,虽然有句话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小编更喜欢“诗书能生万里翼”的豪情。

孔子曾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什么是思无邪,莫过于赤子之心,好比你早上起来看到天清气朗,忍不住唱起歌来,或者摇晃着身体舞蹈起来,这其实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诗歌。而今我们读诗,就是欣赏古人身上那颗不因时代变迁而落伍的赤子之心,他们的诗词能牵动起我们某些相似的情愫,那些我们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达的情怀都被诗人们恰到好处甚至别出心裁地写了下来,宋朝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有云:“诗者,吟咏性情也。”说的也是相似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这种表达极具美感,能提升我们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借助诗歌我们看到天地为之一新。如果我们没能从诗词中看到一个诗意的世界,那一个劲儿背诵真的没有太大意义(最多高考作文中能多引用几句),而从诗歌中发现美其实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除了喜好以外,欣赏诗歌其实需要一些天赋和不一样的人生阅历,尽管我们的老师很少提到前者的重要性,但它确实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