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慧 北京报道

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有关情况。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

据介绍,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万个,比2018年末增加1148.1万个,增长52.7%;产业活动单位3636万个,增加1181万个,增长48.1%;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增加2503.6万个,增长39.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现场,图据“国新网”)

康义在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五年来,全国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不动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仅成功抵御了各种内外部风险挑战,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还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一,创新型国家建设收获新成果。五年间,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新产业新动能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的活力和创造的潜能得到有效激发。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比2018年增长61.6%;R&D经费支出增长61.9%,与营业收入之比达到了1.54%,比2018年提高了0.31个百分点。创新成果大量涌现。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专利申请量156.6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1.4万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63.6%和65.1%。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到第12位,与2018年相比上升5位,2024年我们又前进了1位,全球排名第11位。

第二,协调发展呈现出新格局。五年间,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提升。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2023年末,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的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19.1%,比2018年提高2.4个百分点。区域重大战略有效实施,经济聚集效应继续显现。2023年末,京津冀区域、长江经济带区域、长江三角洲区域、沿黄河流域九省(区)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7.5%、56.6%、50.2%、60.8%;从业人员分别增长6.1%、12.1%、7.6%、15.5%。

第三,全面绿色转型展现新气象。五年间,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全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得益于超大的市场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充分的市场竞争,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在蓬勃发展,产品性能和质量在不断提升,逐步形成我国新的优势产业。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为全球绿色发展贡献了可持续的力量。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单晶硅、多晶硅等绿色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

第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新进展。五年间,我国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民生,坚持就业优先导向,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就业规模在持续扩大,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亿人,比2018年末增长11.9%;其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在稳步提升,从业人员增量最多的行业都来自于第三产业。还有一些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像居民服务、文体娱乐等行业也在快速发展,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质量。2023年末,全国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87.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82.9%;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81.7万个,增长了44.1%。

除此之外,五年间,我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发展的动力活力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康义表示,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